曹德旺 | 家国情怀

商业是一个冷冰冰而倍显粗糙的世界,它在不断告诉我们收入、财富、绩效、流量的重要性。却鲜有人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获得这些,它们对于我们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而曹德旺似乎探索出另一条道路。

曹德旺 | 家国情怀

曹德旺

曹德旺像大部分福建企业家一样精明、勇敢、热衷冒险。福建大地多丘陵、少耕地,自古就有“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说法。实际上,福建盛产茶叶,走出去卖茶是福建人早年的重要营生。今天,英文里“Tea”的发音就是源自闽南话的“茶”。所以,对于福建人来说,不冒险不成活。

神州专车的创始人陆正耀,创业多次终成就了美团的王兴,他们都是曹德旺的福建老乡;花费三十年磨砺一双鞋的安踏掌门人丁世忠也亦来自于福建泉州。但与他们不同的是,曹德旺更愿意在外界展现自己内心的信仰和坚持,他生财有道,且努力回馈世界。

曹德旺 | 家国情怀

曹德旺

心若菩提,敬天爱人

就在最近,曹德旺创办的河仁慈善基金会出资100亿成立了福耀科技大学,在企业界这似乎也不是什么大新闻,毕竟企业家捐赠高校的事情屡见不鲜。早在1921年,“橡胶大王”陈嘉庚就曾捐出全部身家400 万大洋创办了厦门大学。但企业家创办大学通常都是民办或者私立学校。但曹德旺的福耀科技大学则是完全公立性质的高等学府,这就意味着这所学校并不以盈利为目的。建校费用是由曹德旺创办的河仁慈善基金会来支付。这家机构的官方公告中,对于创办新型研究型大学是这样描述的:关于学校性质:共同探索新型公办大学办学模式。

办学发展思路:坚持改革开放,错位发展、特色发展,按照“高水平、小规模、应用型、国际化、市场化”办学理念,兴办理工类科技型大学。

实话说,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一次有益的尝试,而且曹德旺对这所学校的期待是:“立足于理工科,特别要加强对中国比较孱弱领域的人才的培养。”而这100 亿立刻引起了社会广泛讨论,甚至有人质疑,这么多钱为什么不给员工涨工资?让员工的生活更加美好难道不也是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吗?

我们无法对这件事进行相对理性、客观的判断。但我们不能否认花费巨资创办大学也在关注中国教育、科技水平未来的成长空间。按照《基业长青》的说法,企业家应该是一群高瞻远瞩的人。从这个维度来说,曹德旺的决定就不无道理了。

在很多场合,曹德旺都不吝对父亲的溢美之词,那些世俗化的处世哲学一直在影响他,比如:“男人有没有本事并不是看读了多少书,关键是看做了什么事,怎么做事。”“做事要用‘心’:用心、真心、爱心、决心、专心、恒心、耐心、怜悯心……”“有福者,必须先有量,福是从气量中求。”“如与对手交战,有本事你就要把马上的将军杀了,不要拿那些没用的开刀,要知道杀一个将军可以镇住下面的几十号人。”

所以对于曹德旺来说,他的伦理观可能是要具备更大的格局,将眼光放诸更辽阔的商业世界、社会层面和阳光照不到的角落。曾经有一段时间,印尼的玻璃原材料价格连续翻番暴涨,但曹德旺在印尼的供应商依然愿意以原价卖给他们,这不得不说是曹德旺多年积累的人品所致。

有人问日本传奇企业家稻盛和夫究竟是什么让他获得了商业和人生的成功,他回答了四个字:敬天爱人。这四个字其实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周朝,而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又被这个国家发扬光大。稻盛和夫则也从中汲取精神养分和创业的动力。

曹德旺的价值观也异曲同工,他说自己应该“心若菩提”。他说自己的目标是国家会因为有您而强大,社会会因为有您而进步,人民会因为有您而富足。

曹德旺 | 家国情怀

曹德旺

让世界了解中国

实话说,中国人对于财富总有一种近乎痴迷的渴望,这大抵是因为脑海里还残存着对饥饿、贫穷、困苦的记忆。但曹德旺则完成了另一种叙事,虽然经历过很多次绝望时刻,但依然能正确看待财富,心存善念。

有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是说,在童年的时候,由于上海环境动荡,曹德旺的商人父亲准备居家迁回故乡福建,但准备运送他们的船却突然沉没,导致所有家当都随之沉入海底。一贫如洗的曹家只能想尽办法糊口。而还很年幼的曹德旺不得不起早贪黑倒卖他能卖的一切东西以此贴补家用。与其他企业家不同的是,曹德旺并没有显赫的家世、可资依靠的人脉—至少丁世忠的父亲就是一位专注的鞋匠。

直到1987 年,四十多岁的曹德旺终于凭借自己多年辛勤工作积累的财富创办了福耀玻璃。投身玻璃行业源自于一次“羞辱”。1984 年,曹德旺和母亲去武夷山游玩,当时他们乘坐一辆日本产的小轿车,司机傲慢无礼地说:““你小心点,别撞坏汽车玻璃,一块原装玻璃几千块,撞坏你赔不起的!”

可能正是这次不愉快的旅行,激发了曹德旺的民族自尊心,他决定生产不比日本质量差的玻璃。如同当时很多企业家一样,曹德旺的想法非常朴素,如果自己能生产出质量不比日本产品差,价格却更加低廉的产品,那么将会开辟一个更为广阔的市场。耐人寻味的是,松下电器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也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他发现美国人热衷于收音机,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的收音机体型笨重且价格昂贵,完全无法被普通消费者所接受。于是他下定决心研发技术,不断优化收音机的外观,终于打造出质优价廉的产品。

可见,企业家精神的最初都有类似的样貌。1985年8 月汽车玻璃生产线投产,到年底仅4 个月时间就盈利70 多万,整个镇子都沸腾了:“这哪里是工厂啊,简直是印钞票的机器。”但这个时候,曹德旺就表现出了自己回馈社会的信念。他为小学校添置课桌椅、热衷于修建寺院,将“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当做自己的信条。

如此说来,曹德旺不断取得商业上的成功背后,依然是一颗单纯而素直的内心。比如,他不太欣赏胡雪岩,认为官商勾结并非坦荡之举,他固执的恪地自己的原则,从来不曾扭曲过。

1996 年,福耀将42% 的股份卖给法国圣戈班公司,曹德旺说,当时的目标是通过合作“向法国人学学先进的东西”。对方给予他丰厚的福利,但始终对帮助福耀走向世界避而不谈。这激怒了曹德旺,他四处筹措资金,最后用2000万美元回购了4 亿股票。更让世人震惊的是,当时曹德旺立下誓言:一旦福耀玻璃经营好转,将会把4 亿股票全部捐出去。

2009 年,福耀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玻璃制造商,4 亿股票价值10 亿美元,曹德旺打电话给圣戈班公司:“我要捐了,你是否回购?”对方一听报价10 亿美元当场放弃,曹德旺事后坦言:“我也没想过要卖给他,我看待自己的股票就像黄金一样珍贵,捐出去是给社会做贡献了。”

曹德旺 | 家国情怀

曹德旺

如此看来,曹德旺似乎和同时代的企业家有着类似的情节,被西方的某种傲慢激发出斗志,力图成为推动中国崛起的斗士之一。后来,曹德旺进军美国市场,他花费了上亿美元打赢了和美国商务部的官司。据说,这是第一家告赢美国商务部的中国公司。但另一个层面也耐人寻味,曹德旺曾经坦言,进军美国市场是因为:是因为美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在美国直接建厂有利于产品供应;美国需要缴纳的税费更低;美国建厂补贴很多,比如天然气每立方只要8 美元,电价也只有国内的一半,“包括油价这些都比国内便宜,唯独人工费要贵很多,普通工人的工资则更高,是中国的8 倍”。

而与此同时,他又说:“我们在美国建厂,关键不是赚了多少钱,而是让美国人改变对中国人的看法。”

貌似有些撕裂,但对于企业家来说,迈出的每一步都是利益、理想、信念博弈之后的结果。也正因为撕裂,才显得曹德旺真实、果敢。

比如,2016 前后年,曹德旺欣然接受了美国著名独立导演史蒂文·博格纳尔和朱莉娅·赖克特夫妇的邀请,同意他们带着拍摄团队在福耀北美的工厂里拍摄了三年时光,推出了那部轰动一时的纪录片《美国工厂》。当时投资方是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他说投资这部作品的目的是:“让美国人走出自己的世界,去体验和理解别人的生活”。

这部作品记录了曹德旺的艰难时刻,也着力刻画了一家中国工厂在美国土地上遭遇的水土不服和各种矛盾。但是曹德旺却说:“每个人都能从片子里学到很多东西”,他呼吁员工、全社会都关注这部片子。

太多企业家喜欢文过饰非,或者迷恋颂扬,但曹德旺却希望他和他的公司以最真实的样貌呈现出来,唯有此才能给予别人真正的借鉴。

监制:佟宇 / 编辑:李祺 / 撰文:陈伟 / 摄影:邓熙勋 / 造型:欣芮 / 服装:An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