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远征 | 埋一粒种子

冯远征之所以毫无保留地投身表演教学工作, 是因为那来路他也走过。

冯远征 | 埋一粒种子

冯远征

观察

2019年10 月,北京人艺宣布开办“表演学员培训班”,面向全国范围内22 至45岁,专业艺术院校毕业的话剧、影视表演方向的毕业生,培训期满、表现优秀且考核通过后,将被聘为北京人艺签约制演员。

两个月后,15 名学员带着陌生与向往,走进了这扇大门。作为表演老师,冯远征将在未来一年的时间里,与他们朝夕相处。

诸如“做戏先做人”的泛泛之谈落到实处,冯远征有一套自己的观察标准。上课的时候是否有集体意识,意味着这个人自私与否;偷懒在任何一个行业都走不远,更别说试图用“小聪明”遮过去的;情绪和语言表达透露出心理状况,不健康的心理不单影响作为演员对于人物的塑造,更会左右一个人的职业生涯。

甚至在更早之前的2013 年,冯远征在北京电影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开设表演课起,青年人具有的普遍时代特性,便引起了他的注意。自小,他们接受着来自父母及祖辈的呵护,有许多孩子进入大学后,一边享受着解除束缚的新奇,同时又在生活细节上显得手足无措。

“包括考到我们剧院的一些小孩儿也是一样的,如何让他们学会独立而不自我,是需要打破的关键一点。”冯远征所表达的独立意识,是作为个体如何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是“我能干什么”而非凡事等着别人来服务。

“我在电影学院上课,一个月中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给他们建立互相帮助的意识。不只是简单地告诉他们这是一种行为、行动,而是在排练的时候让他们有种相互帮衬的感觉,那么就需要方法。比如先学会不要惧怕、互相信任是特别重要的。演员在舞台上也是这样,我要全身心地把自己交给对手,建立默契。出现任何问题,我们一起补救。”

强烈的自我意识还体现于演员对自身的过度关注。在2019 年出版的《冯远征的表演课》中曾提起,一次排练中,女演员在哭戏时表演痕迹重,“老是用技术”。冯远征便建议她背过身去,把注意力集中在表演情境和台词上,感受它带来的内容,准备好了再开始。果不其然,随后的表演自然了许多。不以自身角度出发预设观者的感受,足以排除演员的一部分杂念。

在冯远征看来,这是通向“自由表演王国”的必经之路。

冯远征 | 埋一粒种子

冯远征

开发

在他的表述下,塑造出扎根且生动的角色不必倚赖“神来之笔”。那些无数次听到过的,在文字包装下被描述为“灵魂附体”般的体验,更像是他者口中颇具浪漫色彩的戏言。

并非所有演员都是职业演员。

冯远征在表演课堂上运用的方法,即使不做演员,也可以被用作保持专注与觉知,增强感受力,拓展想象空间,甚至身体开发的自我训练。深耕表演数十年,他打破专业与形式间的壁垒,归于以人为本的核心。以此,冯远征相信,演员的训练需因个体差异而定,不同阶段,分层递进。

去年,他带领学员班的孩子们排演《日出》,陈白露的扮演者生于1997 年,是个24 岁的漂亮姑娘。冯远征回忆:“现在很多女孩的内心比男孩还刚,这小女孩也是,跟别人聊天,话不投机上来就给人家一个锁脖。我就不断给她强化,排练的三个月里每天提醒她,说话轻一些、慢一点。时代造就了女孩的独立和强势,那我需要反过来让她体会和理解角色中的柔弱。”包括在服装上的要求,不许穿肥大的衣服,进排练厅必须换上高跟鞋,从崴脚到慢慢走顺,最后再去寻找婀娜的体态。

分析人物心理,先从结合演员自身经历开始,冯远征时常和她聊天。“比如说她经历过最痛苦的事情,讲给我听,我告诉她这件事可以放到表演中的哪个地方,然后再告诉她角色经历了什么,角色心里在想什么。这样的转化让她在舞台上就不是在想自己的痛苦了,而是慢慢感受到陈白露的痛苦。”

冯远征坦言,不要奢望一个人在二十出头的年纪表达深刻。正如他刚考入人艺学员班时,林连昆老师说的“一切从零开始”。

更多时候,冯远征教授表演的对象是非本专业的学生。某年,冯远征碰到一个总带着羞怯和忐忑的摄影系男生。通过聊天得知,男孩本是成绩优异的钢琴演奏方向的艺考生,家人也一致认为报考音乐学院顺理成章,没成想艺考前他突然感到了无形的压力,选择放弃音乐,转投电影。现实残酷,入学后面对全然陌生的专业,男生对生活满是不安和迷茫,体现在言行,更体现在他有点不修边幅的外观。冯远征告诉他:“既然不想重考,就应该踏实下来,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哪怕未来放弃这个专业,但现在不要惧怕,要学。”俩人约定,剩下的20 天里,一起完成好拿到手的角色。

转年,冯远征到电影学院带下一届学生,男生特意跑来看他。站在冯远征面前的,是一个全新的少年。“我就问他干吗呢?他说在剪片子,现在一切都挺好,也喜欢上了自己的专业。”讲到这儿,冯远征笑了。还有许多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训练方法带到了剧组,即便是在其他部门工作,也会帮忙启发、调动现场的演员,得到带着惊讶的认可后,他们有的会骄傲地说:“我老师是冯远征。”有的则会像揣着寻宝地图的孩子,绝口不提。

冯远征 | 埋一粒种子

冯远征

选择

热烈地、莽撞地,迟疑着、迷茫着,冯远征之所以毫无保留地投身教学工作,因为那来路他也走过。

1989 年,已是北京人艺演员的冯远征决定放弃北京的一切,前往西柏林高等艺术学院(现柏林艺术大学)学习表演。奔驰车、徕卡相机、蔡司镜头象征着遥远的国度,那个时候他一句德语也不会讲。

起初的四个月,冯远征被语言学习熬得没了脾气,像个不会说话却有思想的婴儿,想说点什么都得在心里反复演练半天,结果对方的一个回复又把他变成了“哑巴”。本以为熬过语言难关,眼前便只剩下坦途。事实上,两年后能用德语开玩笑的冯远征逐渐意识到,在这里,他几乎没有成为演员的可能。

“好比北京人艺的《茶馆》一开幕,王利发是大山演的,你信吗?在德国是一样的,大幕一开我演哈姆雷特,谁信啊?不会有人信的,就是这么简单,尽管大山说得一口京片子。德国人和我们一样,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冯远征太热爱表演这件事了,他只能,也必须做演员。

琢磨着要不要回国的日子像踩在刀刃上。离开两年,回来还有没有机会,会不会被接受?全都是未知数。“我前后挣扎了半年,就像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一样。留下来我觉得自己做不了演员,那不做演员我还能干什么?”尽管以当时的社会发展情况看,留在德国,努力工作、按时缴税,生活大概率无忧。直至听到一个已经拿到身份的朋友跟冯远征吐露“自此回家看母亲都要签证”的心声,成为了最后的推力。冯远征心一横,买了回北京的机票。

“过了若干年,所谓出了名的时候,所有人都说你当时回国的决策太英明了。但如果我只是一个特别普通的演员呢?可能人家会说你还不如留在德国,或许那里是一个好的生活。但是今天我坐在这里回想,我觉得自己的决定是对的,因为我有一个梦想.还是要做演员。”

他回想起在教授家地下室建小剧场的日子,每天能从下头搬一卡车的土上来。他想起小时候随父母到了五七干校,于荒凉深处学会干各种农活,问自己:那五年是怎么过的?又想起回了北京,执着于跳伞,毕业、恋爱、失恋;没人跟他说话,他就把自己所有角色的台词一字不落地都说了一遍,影视剧、话剧全算上,“像是突然哪根神经打通了似的”,把自己的潜能全都用在一件事上头,好像无形中训练了专注力。

他的人生里,没有一步路是白走的。对表演、人性、世界的普遍性理解才是一个演员内在空间不断拓宽的前提。

冯远征 | 埋一粒种子

冯远征

未来

执着沿用一种表演体系培养演员,在冯远征看来是错误的。

“我们的时代变化这么快,原来用手机可3 年一换,后来是一两年,现在可能半年就换了。新的东西越来越多,而我们的表演教学像还拿着大哥大用似的,这是比较可怕的事情。因为时代在进步,而我们在理念上却没有太大的更新,所以我认为有必要引入新的内容和方式,只有从表演教学方法上有了质的飞跃,才能改变中国的表演现状。”

“我会把自己教学过程中的经验和方法落在笔头上,平时记笔记,但是下一年或许就会被自己否定了。就像我自己实际的表演,每年下来我都会梳理这一年的表演,好的就不要了,因为我觉得好的已经过时了,不断革新、不断更新,把长处变成短处才能寻找到新的长处。艺无止境,没有最好的。”

2021 年1 月,“表演学员培训班”中的10 名学员正式签约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冯远征带着他们再次站在排练厅门口,他说:“许多人觉得这儿是殿堂,这里不是,这是你的工作单位,如果未来你在这里头见到你认为不对的,不要跟着学。”但当他们排练完成准备上台时,冯远征在后台又给他们开了个会,他说:“这是殿堂,是你们的,也是我心目中的,这块台板是老艺术家们盘出来的,我们必须尊重,绝不能玷污。”冯远征希望他们心里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敬畏。

冯远征 | 埋一粒种子

冯远征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将迎来70 周年院庆,例如《日出》《哗变》《蔡文姬》等经典剧目将被复排,也意味着青年演员将再次经受严格的考验。

近两年,无论是剧院内部抑或观众结构都发生了改变,冯远征坦诚不应惧怕更新换代。

“好比今天晚上通知我回剧院演《茶馆》,那不用走台上去就来,因为演了二十多年,都融化在血液里了。肯定不能这么去比。但翻回头说,要如何让观众接受青年一代,这个需要观众第一宽容一些,第二尖锐一些。宽容就是先接受,尖锐就是挑剔,勇敢地告诉他们演得不好。”

这几年人艺设立青年演员培训计划,其中一项就是台词课,起初开课的原因就是观众留言薄上总出现的:听不清年轻演员的台词。冯远征说:“我们不带麦,那对不起,听不清楚是什么问题?是演员的基本功问题。不能赖观众,必须从自身找原因。那我们就得给他们开课。”除了上课,生活中冯远征督促他们看书、读剧本、做剧本朗读、分析人物,只有不断扩充演员的阅读量,用看似强迫的方式去提高演员的阅读水平,增加台词能力。

他笑着说,泡在这样的氛围里,姑娘们越来越美,小伙子越来越帅。2014 年他过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个教师节,那天他收到了许多学生的信息,那一刻,特别感动。

摄影:王龙伟 / 策划:任博 / 采访、撰文:在安 / 形象:心平气和王德芙 / 妆发:窦凯 / 服装助理:小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