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腾 | 张弛有道

从夏洛、王多鱼到独孤月,沈腾不仅仅用讨喜的表演勾勒出一个性别的普世面相,更是跨越最大多数群体的感知差,观众需要沈腾。

沈腾 | 张弛有道

沈腾

2022年唯一“鲨疯了”的爆款喜剧只能是它了,《独行月球》,一个叫独孤月的中年男人被“落”在月球上,居然不抛弃不放弃,为了心中所爱打起精神开拓回归家园的路径,又在关键时舍小我拯救地球,成为人类心中共同的“白月光”。这个故事前所未有地拓展了“开心麻花”出品电影的情感内核,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不同观众在当下的精神需求。

毫无疑问,男主演沈腾让观众看爽了,看嗨了,也看进去了。他不好意思地告诉我们 :“首映那天我自己在电影院里看成片都有一两次眼眶湿了。”演员沈腾戏里戏外的状态都是国民级的“快乐源泉”,他在,笑声在,普通人的自嘲与励志就能维系平衡中的成长。

从夏洛、王多鱼再到独孤月,沈腾不仅仅用讨喜的表演勾勒出一个性别的普世面相,更是跨越最大多数群体的感知差,观众需要沈腾?但只有他自己知道,创作时承担了多少的压力,又对自己所谓的天赋惴惴不安,人们传播着关于自己颜值、懒散的梗,只有沈腾自己毕其力于一役,抓住最重要的事 :要让角色活起来。

以下是沈腾的自述,原汁原味,惟有此才能了解一个鲜为人知的沈腾 :紧张、内敛、共情、自持。

沈腾 | 张弛有道

沈腾

“如何面对一块沉默的幕布谈感情”

《独行月球》的票房很好(8月就突破 30亿大关),作为参与者当然高兴。这部作品对我来说的确有一些特别的意义,这种意义并不是我一个人演爽了。我几乎承担了七八成的独角戏,观众从头到尾几乎看的都是我,按照网上说的就是“含腾量”特别高。实际上,对于我的意义在于如何扛住了之前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压力。在片场绝大多数时候我是要面对一块沉默的,没有办法跟你说话、做动作的幕布进行表演,不像以前的作品,对面有对手能给反应,你很快就知道自己这样(表演)是不是合适的,准不准确,有没有效果?我不可能演一会儿就跑到导演那看监视器,尽可能地保证一个情节点、一段台词是完整的。

所以观众可能并不清楚我每次进片场都是相当紧张的,剧组所有人其实都盯着自己,只有我的状态好了,顺了,后面的工作似乎才能顺起来。

沈腾 | 张弛有道

沈腾

演员拿出表演技巧那一刻是很理性的,需要积累很多招儿,但是拿出来之后真正以角色的身份在故事里,就要感性起来,要有大家所说的信念感。比如我对着幕布说对马蓝星的思念,对着一个人偶模拟与马蓝星烛光晚餐的种种小浪漫、小心思,其实都需要一些心理建设,不仅自己不能尴尬,也要让看的人不尴尬,笑着接受这就是真的。

所以,千万不要觉得一个有经验的演员不会紧张,恰恰相反,越是重视越紧张。记得我刚拿到导演递过来的剧本时,就没有马上答应出演,就是在很认真地思考我能否让这个有些“飞”的角色让观众接受并喜欢上,遥远月球上的这么一个男人,凭什么让我觉得有亲切感,这是我一个人需要想清楚并解决的问题。

后来看成片的时候,其实我坐在电影院里还哭了,就是看到独孤月跟刚子第一次被迫分开那一段,我想连自己都能看哭了,那观众应该是能接受(故事)的。

沈腾 | 张弛有道

沈腾

“对突然的不确定保持淡定”

的确很多评论都在说我的临场反应快,即兴表演能力强,这或许是我的一个特点吧。不过我引用一个朋友的话来解读,他说沈腾啊你这个人就是记忆力不够好,如果好的话,就会按着本子一气呵成地演下去,你肯定就是演着演着,有些地方忘词儿了,只能现场找补。我一想,好像是这么个道理,忘词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有那么漫长的“几秒”空白,你不知道该做什么,尤其是在话剧舞台上,观众的目光齐刷刷看着你,就像火烤一样。我当然很慌,紧张,不能让空白延长,所以就被逼出来一种本能就是嘴里说点啥,动作也跟上,可能说的都是很日常的,脑子里最快能挑出来的大白话,真实想法。没想到,喜剧效果就出来了,那种反应是很有人情味儿的,是很多普通人都会有的,当它出现在一个精心编排好的故事里,就显得很突出,有不一样。

沈腾 | 张弛有道

沈腾

直到现在自己还挺怀念“麻花”的话剧舞台,它是允许“犯错的”,“麻花”的观众也很包容,会看戏,有幽默感,一出戏演到几场之后,观众的期待反而是要看这种临场反应,演员忘词了,说错词儿了之后怎么办?这种表演经验对我的锻炼很大。

从做话剧演员开始,我的心态就一次次被打磨,就是要对些突然的不确定保持淡定,心里慌也绝不让人看出来,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事后同剧组的几个人调侃一下,好险,就这么过去了,就把紧张甚至恐惧化解到一笑而过中。

沈腾 | 张弛有道

沈腾

“在有限的空间里做好自我表达”

我上过一次脱口秀舞台,发现自己说得不好,语速很快,那是因为内心很紧张,想快点说完赶紧下台,哪怕都属于喜剧,脱口秀与舞台表演还是不太一样,前者是冒犯的艺术,引起观众的注意力,绝大多数梗是打在观众身上的。我自己演的一些角色,更像是一种映射,就像一个人在电影院里照镜子一样,看到了自己和自己的生活,当然会有一些讽刺的程度,但更接近善意的嘲讽,对小人物是包容和理解,是鼓励 TA 可以做到更好的。现在搞创作,无论是拍喜剧还是拍其他类型,大家都希望在有限的空间里做好自我表达,其实是一视同仁的,大家都一样,导演是这样,演员也是这样。在这种相对的公平之下,演员的发挥空间就集中在怎么追求角色的真实和细腻,怎么让观众觉得可信,只有他们信了这个角色,并且开始产生一些感情,才可以说作品有点东西。

沈腾 | 张弛有道

沈腾

作为演员,其实是很被动的,自己也很挑剔,为什么在“独孤月”之前主演得很少,主要就是递过来的剧本很多,让自己满意的不多。我自己是有一个标准的,那就是这个角色不能光是好笑,还得有料,能说出他是怎么长出来的。就拿独孤月来说,为什么在片尾的时候做出那么大的牺牲,就是因为一直平庸的他居然获得了全地球人的尊重,得到的爱太多转变为一种发自内心的使命感,原来我是很有用很有价值的,开始从小爱过渡到大爱。

最近我在张艺谋导演的一部戏里,导演真的很有智慧,他通过用我们这样的喜剧演员去丰富故事的底色,再多的就不能讲了。

沈腾 | 张弛有道

沈腾

“要不是看你长得那么好看,准打你”

我这种喜剧天赋大概也来源性格,跟成长经历有关,以前读书的时候,跟同学、朋友在一起的时候,我就爱接个茬儿,垫个话,逗着大家笑一笑,其实动机并非要刷存在感,显摆自己,而是我这个人会心软,跟熟悉的人在一起还好,一下子轻松了,想说话就说话,想沉默就沉默,但是跟不太熟悉的,又搁一起待着的,我就忍不住替人操心,如果这气氛尴尬了,都不互动会不会不太好,显得没礼貌,我是不是得说点啥,接点话,别让气氛冷了。

这种习惯跟我出生在一个东北大家庭有关,我爸就爱热闹,逢年过节一大家子在一起就张罗着聚会,希望宾主皆欢,我记得自己第一年上春晚,他就非常骄傲,跟亲戚朋友说,这是我儿子,上春晚了。在他心目中,我上春晚带来的成就感远超我之前演了好几年的话剧,希望别人快乐、感觉到舒服,是我父亲,我以及其他家里人共同的习惯。成长在这样的家庭里,我感觉就是泡在爱和欢乐里,不是物质上的满足,而是精神上的,我感受到的,就想端出来让朋友也能有。小时候这种分寸感还拿捏得不够好,有时候话说岔了,还把人逗急了,开玩笑说,要不是看你长得那么好看,准打你。

沈腾 | 张弛有道

沈腾

“我没有颜值焦虑”

说起颜值这个事儿吧,好像成了贴在我身上的一个标签,一个梗,我自己也会拿这个自嘲一下。但说实话,我岁数也不小了,颜值能好到哪里去,前段时间拍到我去做普拉提,其实真不是为了减肥,而是因为常年拍戏,颈椎不好,想通过这个运动来锻炼一下小肌肉群保护颈椎,其实课就上了那么一次,还尽躺在床上让教练捏一下,实际测试下情况。  观众爱谈论这个梗,觉得开心就好。还有一个梗,就是我懒这个事儿。这倒是真的,我确实挺懒的,比如从沙发到卫生间中间摆着几个凳子,我是宁可绕一下,或者跨过去也不会搬起来,结果花出去的运动量反而多了,奇怪吧。我自己给这种性格解释的理由是,自己恰恰是一个能力有限的人,心思和精力只能花在琢磨角色和表演当下,演下来就累得够呛,其他事不那么重要就放下来。

沈腾 | 张弛有道

沈腾

现在网络上有一个词很火,叫摆烂。据我观察,嘴上喊着摆烂的人行动可勤快了,喊一喊只是战术上的麻痹敌人,或者给自己一种精神安慰,哪里就敢真摆烂、真躺平了。做演员也是这样,要么怎么解释我在《独行月球》之前几年没接(主演的)戏,有一些演出就是帮朋友,当年一起打拼过的同事、朋友,含腾量这个词就这么来的。

沈腾 | 张弛有道

沈腾

后记

沈腾说自己很愿意调剂气氛,让旁人感觉到快乐和舒服。这是一个在话剧舞台上,近距离被现场观众情绪裹挟并及时给反馈的成熟演员日积月累的专业素养,他很清楚哪一句能让观众笑几分舒服了,再过了就不舒服,因而他演了夏洛、王多鱼以及独孤月,并没有掉入角色性格设定的缝隙里。

有意思的是,沈腾在化妆台上放了一本带过来的书,名为《苏格拉底的申辩》,内容是被一个年轻人状告的苏格拉底,没有想到陷入了舆论的黑洞,从而走向申辩无效的毁灭之路。他买了两本,一本自己看,一本送给姐姐沈娜。

沈腾再次用躺这个比喻来讲,顺势而为,较着劲肯定不舒服,先让自己舒服了说不定旁人也舒服了。苏格拉底最著名的断言就是“认识你自己”,沈腾大概早就清楚自己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做好表演,其他的就放下放过放开,这样就很知足了。

策划:王晓白 / 摄影:隋建博 Jumbo Tsui / 形象监制:于昆 / 统筹:张七月、雪丹 / 撰文:钱德勒 / 化妆:楼伟纲 / 发型:贺志国 / 制片:王一帆 / 形象执行:裴立莹 / 服装助理:月亮、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