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浩 | 戏剧就是他的生活的一部分

在南锣旁的国话旧址,《男人装》与查文浩面对面,听他分享了他关于《铁流东进》的创作和思考。

查文浩 | 戏剧就是他的生活的一部分

查文浩 

人物档案:查文浩

职业:导演、演员

代表作:《铁流东进》《觉醒年代》《恋爱吧!契诃夫》《花心小丑》《青春禁忌游戏》《纪念碑》《死无葬身之地》

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戏剧导演、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戏剧导演

所获奖项:全国戏剧文华奖金奖、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优秀表演奖、入围首届国际戏剧“学院奖”(导演奖)最佳青年导演奖

查文浩 | 戏剧就是他的生活的一部分

查文浩

4月,革命历史题材舞台剧《铁流东进》在中国国家话剧院上演之后一鸣惊人。新意充盈的舞台表现力,多种艺术风格将传统和创新融合统一,讲述了新四军的一段动人往事。极高的艺术水准收获了豆瓣9.0的高分,也被评为“新主流话剧的典范”。好的口碑使这部舞台剧一票难求,首轮演出票十秒便售罄。随后多次登上热搜和各大权威媒体,吸引了大批00后年轻观众走进剧场。在这些好口碑和华丽数据背后,是一名90后年轻导演查文浩的执着与信念。在南锣旁的国话旧址,《男人装》与查文浩面对面,听他分享了他关于《铁流东进》的创作和思考。

查文浩 | 戏剧就是他的生活的一部分

查文浩

查文浩在二环

走着走着,查文浩饿了。他在给“老国话”边的旧房子装修,收拾到下午4点, 没来得及吃。北京那条街依然不让堂食,我们往什刹海走,找块能坐着吃点东西、聊点儿什么的石头。在胡同里拐来拐去的时候,他说,“二环这片儿,有些没落了。真的,年轻人不如以前多了,到了晚上,‘滴滴’都叫不到车。”

二环路以里,北京老城区,中戏老校区,还有老国话(国家话剧院)、交道口、什刹海、南锣鼓巷……是查文浩从小到大的活动范围,“不光大学,我还有小学。整个鼓楼这片儿我的回忆太多了……”

我们从没落的二环聊到他的童年,从意气风发的戏剧学院聊到倍感挫折的电影学院,从赫赫有名的查明哲导演,那个属于父亲的光环,聊到自己逐渐成熟的戏剧观。三个小时后,湖上的夕阳由红色转为橙色,缓缓地隐入自己的倒影。我们分手,他赶去参加一个创作会的时候,《铁流东进》口碑和票房已然双赢。湖边的路灯齐刷刷亮起来。一颗年轻的心,昂扬起来。

查文浩 | 戏剧就是他的生活的一部分

查文浩

那个时候的担心就来了

演出晚上七点半才开始,广安门外大街国话剧场南入口的90后、00后粉丝,6点半,甚至5点半就来等传说中的《铁流东进》、等小柴火的扮演者张真源。排练的时候,导演问张真源,粉丝会来很多吗?这位19岁的中戏大一新生很腼腆,说得也很克制,“应该人还会挺多的”。

“那个时候,我的担心就来了。”查文浩说:“如果票房好,我很高兴,但是压力很大,我必须把戏排的更好,质量更硬才行。《铁流东进》是一个弘扬正能量的主旋律话剧,且是国话的舞台,是非常神圣严肃的。同时,我也肩负着将真源从一个大一新生、一个流量偶像,锻炼成自信合格的大剧场话剧演员的责任,时间只有短短一个多月,大家都看着呢。”

导演查文浩用这短短一个多月的排练,确切的说是600多天压力满满的谋划筹备,将一部人民文学奖获奖小说改编为两个小时的话剧。这位年轻的导演率领着众多国话实力老戏骨、刚毕业的愣头小子、没毕业的青涩男孩,全男班的三十个男演员汇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铁流,用一个平凡视角展现了一群无名英雄的钢铁群像,让主旋律情真意切,让红色灿烂夺目。

查文浩 | 戏剧就是他的生活的一部分

查文浩

《铁流东进》开了个好头,豆瓣高分9.0,尤其吸引了大量年轻观众走进剧场,口碑与市场双丰收,查文浩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很多粉丝本来是奔着偶像来的,但是他们最终是被这个故事所吸引。豆瓣、大麦上涌现大量真诚的观后感,其中一条这样写:“我为了自己的爱豆来看人生第一场话剧,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被这样一个题材所震撼,要铭记那些为了新中国牺牲的英烈们,谢谢国话的艺术家们为我们创作了一个这么好的戏,我想我以后会经常走进剧场。”查文浩很感动:“这些粉丝他们是真心被历史和剧场的力量所打动、所震撼。作为创作者,我尽力了,且非常幸福。”

“演出结束后,观众对每一个演员都报以热烈掌声的那种尊重,被震撼以后走出剧场久久不能平息的那种状态,以及年轻观众真正被击中之后用心写的那些观后感,都证明了红色主旋律故事是能够吸引年轻人,为年轻观众所接受的。”《铁流东进》的最后一句台词“这盛世,如你们所愿”,是导演在多轮审查修改中一直坚持的。“这句话一点都不虚,它源自年轻人真实的心声。”在话剧最后,一个年近百岁的老人向身后那群为国牺牲而永远年轻的战士们喊出这句台词时,全场观众的心彻底被点燃,平时高冷严肃的查导也终于绷不住了,激动泪奔。

查文浩 | 戏剧就是他的生活的一部分

查文浩

戏剧就是他的生活的一部分

1990年出生的查文浩,最初也是最广为人知的身份是著名戏剧导演查明哲的儿子。老查导排练经常带着小查,也常拿一些话剧的海报、剧照、说明书回家;那些花花绿绿的宣传单就是小查童年最爱翻来覆去看的读物。出门左拐就是东棉花胡同的中戏实验剧场和黑匣子,右拐就是帽儿胡同的中央实验话剧院排练厅(老国话前身)。和其他孩子比,成长在剧场和排练厅的小查是幸运的,戏剧就是他的生活的一部分,但舞台离他太近了,近到了他想逃离。

小学下午放学,从南锣鼓巷穿过去,就到了同学姥姥、姥爷家。那种北京胡同的老木门推开,回来了?赶紧洗手、吃饭。蜂窝煤点上、炊烟升起,胡同里偶尔会有烫猪蹄毛和煮毛鸡蛋的味儿……而到了晚上,这条胡同里会挤满了来剧场看话剧的观众,充斥着鲜花掌声聚光灯。再晚一会到夜里,又会出现几个微醺后谈论梦想放声唱歌的中戏学子,这些声音、画面、味道,是小查长大的一部分。

“我小学的黑芝麻胡同到大学的东棉花胡同,就不到十分钟的路程,中间隔着日新月异的南锣鼓巷。剧场和舞台对于我很近,近到了我非常想逃离。我的个性比较喜欢新鲜和挑战,研究生去了电影学院,想找点突破吧。但一进到电影学院,我曾经的那些小骄傲就都消失了。电影是一套全新的,跟戏剧制作方式完全不一样的过程,从剧本创作到导演方法再到表演理念的各种颠覆,使我那几年非常折磨,非常自卑。你想想,我本科学了四年导表演,却这也不懂那也不懂,摄影摄影不懂、美术美术不懂、音乐音乐不懂、剪辑剪辑不懂……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太弱了。”

但电影学院那几年给了查文浩一种全新的视角回看戏剧,令他始料未及:“我那会就给自己写了整整一黑板从上午到晚上的课程表,每天各种去蹭课听讲座,什么课都去听,摄影美术录音制作,中午还去图书馆看杂书,累了就在桌上趴着眯一会。以前看戏看电影特别主观,追求自我表达,但我发现自己太片面了。以前经常听老师说,搞创作就像开一个杂货铺,什么都得懂一点儿。不管是戏剧还是电影,都要从各个维度去考虑,尤其是要考虑观众,考虑听故事的那个人的感受和心理。创作者不能是自私的只考虑自我表达。”

“这次《铁流东进》的创作,我在和每个主创进行沟通时,都尽力地顾全彼此的创作平衡以及和观众观演关系的平衡,比如这回的舞美是由“白色摩斯电码积木块”组成的山体矩阵,很多人惊喜觉得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其实这是我和舞美设计改了几十次方案,综合了实地采风的感受和当代年轻观众接受程度之后,谨慎做出的决定。除了艺术创作外,我还尤其关注观剧体验的每一个细节。比如这回的实名检票环节,我们预知有可能会存在“黄牛”炒票的情况,所以严格的采取实名购票、身份证、健康码进场。这有可能造成有些观众进不来,但我们必须营造一个纯净的健康的剧场环境。必须要想得周全,什么都要通盘考虑,这是电影学院教给我的。即使作品再好,也可能因为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小细节,满盘皆输。艺术创作只是其中一个层面,刚诞生的作品就是一个小生命,你必须从保护她的一切。”

查文浩 | 戏剧就是他的生活的一部分

查文浩

剧场是一个信念的场

从俄罗斯留学归来的父亲查明哲将“剧院就是教堂”这句话带入了中国戏剧圈,而对于查文浩来说,传承上一辈似乎成了他的宿命。“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我好像都经历过了。我和我爸合作了挺多次,《青春禁忌游戏》《纪念碑》《死无葬身之地》《中华士兵》等等,我和他在排练场有不少争执,我们对很多事物的理解不一样,但有趣得是,好多人都说我越来越像他了。”

关于父亲对儿子排大戏会会不会有压力和担心这个问题,小查说“我属于报喜不报忧,总跟他吹牛,说好着呢。但越这么说,我爸就越不信。”一个年轻导演怎么做好主旋律?如此宏大的叙事体量该从哪里下手?对这样的战争题材和历史题材,没有深入研究和实践经验,没排过军旅戏,连兵都没当过,你凭什么引导演员成为军人?“我特别喜欢网上的一段话,我们站在历史后来人的视角看先辈们,感觉到他们伟大。但他们的伟大和悲壮远比我们所能想象深重得多。因为我们看见了他们的胜利所以能感受到他们的奋斗意义重大,而他们在牺牲之时并不能预知未来,不知道自己的牺牲对胜利有多大意义,也不知道要用多少年才能迎来胜利,甚至不确定能不能胜利。他们抱着一腔热血,在牺牲之时所能依赖的只有满怀的信念。我认为剧场是一个信念的场,信念是会传递的,《铁流东进》就是一个信念点燃信念的故事。”

以前中戏上学的时候,很多老师同学见了都会介绍:这是查明哲导演的儿子,也是学导演的。渐渐地渐渐地,查明哲会接起老朋友的电话:“老查您好啊,好久没联系了。您最近怎么样啊?挺好的。我找您没事,我是找小查,您能把儿子的联系方式给我吗?”老查导对于小查导意味着什么?“我爸?我越来越感觉我就是另一个他。”于是,三个小时的湖边漫谈之后你知道,那种谦逊、坦诚,在查文浩身上,也能看到他父亲的影子。

如果《男人装》上开个专栏,他会写些什么呢? “我想聊点父子间的,老男人与小男人之间的故事。为什么?小男人装着装着,却发现装成了他老子的样子。这很男人装。”《铁流东进》的导演查文浩笑着,如是说。

编辑=李超、采访+文=辛巴、摄影=姜海龙(北京曦烽摄影学院)、妆发=徐美丽、制片=刘海伦、编辑助理=彡卜